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四节 常见天气系统 课时2 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讲义(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徐老师 文档编号:66939 上传时间:2021-05-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四节 常见天气系统 课时2 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讲义(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四节 常见天气系统 课时2 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讲义(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四节 常见天气系统 课时2 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讲义(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四节 常见天气系统 课时2 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讲义(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四节 常见天气系统 课时2 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讲义(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文本预览
搜文库,一搜就有!打造优质的在线资源文档搜索平台! 课时2 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学习目标 1.在简易天气图中识别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 2.运用示意图,分析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3.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1.低气压系统和高气压系统 低气压(气旋) 高气压(反气旋) 示意图 气压状况 中心气压值低,向外逐渐增高 中心气压值高,向外逐渐降低 气流 水平方向(近地面) 自外围流向中心 从中心流向外围 垂直方向 辐合上升 下沉辐散 天气状况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天气 2.锋面气旋系统与天气 (1)概念:气旋常常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 (2)平面结构:北半球锋面气旋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中心气压最低,自中心向前方伸展一条暖锋,向后方伸展一条冷锋。 (3)天气特征:天气变化比较明显,往往产生云、雨、雪,甚至造成雷雨、暴雨、暴雪、大风降温等天气。 (4)分布:常出现在中纬地区。 思考 台风和寒潮各属于何种天气系统?其产生的源地有何差异? 答案 ①台风:属于低压(气旋)系统;台风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②寒潮:属于锋面系统;寒潮形成于大陆内部的冷高压地区。 探究点一 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 2018年第22号台风“山竹”于9月16日17时在广东台山海宴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中心最低气压955百帕。 1.台风“山竹”属于哪种天气系统?对天气有何影响? 答案 台风属于低气压(气旋)。常带来狂风、暴雨天气。 2.在下图中分别画出“山竹”所属天气系统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方向。 答案  3.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在欧洲、北美一带被称为“飓风”,澳大利亚东部也有飓风出现,对比分析“山竹”与澳大利亚东部的飓风在水平方向上气流运动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答案 水平方向上,“山竹”的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而澳大利亚东部飓风的气流也是由四周向中心辐合,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4.在下面图中画出气旋、反气旋过境时的气压变化图。 答案  5.以下四种天气系统能带来阴雨天气的是哪些?带来晴朗天气的是哪些?试总结气流垂直运动与天气的关系。 答案 ③④为低气压(气旋)系统,能带来阴雨天气;①②为高气压(反气旋)系统,能带来晴朗天气。 气流上升,气温降低,水汽易凝结,多阴雨天气;气流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常出现晴朗天气。 气旋与反气旋 气旋 反气旋 气压状况 低气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 高气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 水平气流与风向 北半球 逆时针向中心辐合 顺时针向四周辐散 南半球 顺时针向中心辐合 逆时针向四周辐散 垂直剖面图 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 我国典型的天气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2017年8月23日,台风“天鸽”在中国广东省珠海市登陆,造成严重破坏。广东省某观测点附近的树木被“天鸽”强大的风力折断,整齐地倒向西南方向(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各天气系统中,台风“天鸽”属于(  ) 2.图中树木被折断时,该观测点最有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图中A是冷锋,B是暖锋,C是气旋,D是反气旋,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C正确。第2题,图中甲地位于低压的东侧吹东南风、乙地吹东北风、丙地吹西北风、丁地吹西南风,由材料“树木整齐地倒向西南方向”可知该地吹东北风,B正确。 探究点二 锋面气旋 在我国北方中高纬度地区,气旋往往和锋面联系在一起,我们称之为锋面气旋。下图中P1、P2、P3表示等压线,甲处箭头表示风向。 1.上图中天气系统位于南、北半球的哪个半球?反映的是地面还是高空的情况?判断理由是什么? 答案 北半球的近地面情况。判断理由:风向右偏,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2.锋面气旋系统属于______气压中心,从气流运动状况看属于________。 答案 低 气旋 3.从图中可以看出锋面常发育在______________附近,即__________线附近。此时A、C两地各吹什么方向的风? 答案 等压线弯曲最大处各点的连线 低压槽(槽) A地吹偏北风,C地吹偏南风。 4.如果冷、暖锋面均引起降水,那么降水主要在A、B、C、D的哪几处? 答案 A处和D处。 锋面气旋的判读(北半球) 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更多见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其结构图(北半球)如下所示: 判读其结构图,应抓住以下几点: 1.判断锋面的位置 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的M、N线。 2.判断锋面的类型与移动 (1)锋面类型:在锋面气旋中,位置偏左的一定是冷锋(如图中的M锋),位置偏右的一定是暖锋(如图中的N锋)。 (2)锋面移动:锋面气旋中,锋面移动方向与气旋的旋转方向一致。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3.判断锋面附近的风向与气流性质 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中①处为偏北风,②处为偏南风,③处为偏南风。偏北风一般形成冷气团,偏南风一般形成暖气团。 4.判断锋面气旋的天气特点 暖锋(N锋)前③处附近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冷锋(M锋)后①处附近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下图是“北半球部分地区某一时刻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hPa)”。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甲、乙、丙、丁四条线中,能形成暖锋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4.当图示天气系统影响我国时,我国北方地区不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沙尘暴B.干旱C.泥石流D.暴雪 答案 3.D 4.C 解析 第3题,根据所学的锋面气旋知识,低气压中心向外延伸的狭长区域丙、丁为低压槽的位置,丙、丁分别为冷锋、暖锋所在的位置。第4题,根据所学的天气系统知识,此图应为北半球冬春季节的天气形势图,此时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受冷锋天气影响,泥石流主要发生在多暴雨的夏季。 图表特征:锋面气旋图的考查常和等压线分布图相结合,对天气系统以动态考查为主,涉及天气系统类型的判断、天气及其变化特征的分析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如图表示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及16~24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读图判断,该日20时(  ) A.北京大风扬沙,空气污染加重 B.东海海域天气晴朗,风大浪高 C.低压天气系统中,P地强度最强 D.Q地位于暖锋锋前,出现降水 下图表示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及16~24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读图判断,该日20时(  ) A.北京大风扬沙,空气污染加重 B.东海海域天气晴朗,风大浪高 C.低压天气系统中,P地强度最强w D.Q地位于暖锋锋前,出现降水 1.图示气压状况出现的时间和北京空气质量指数的变化。 2.结合图示,判断该日20时的地理现象。 3.北京、东海、P点和Q点的位置及其与附近等压线或锋面的关系。 1.天气系统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2.20时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异常升高,污染最严重。 A.北京位于锋面气旋偏西部的冷锋附近,由于冷锋快速移动且锋前暖气团过于干燥而形成大风天气,风力的吹拂导致扬沙天气出现,污染严重。 B.东海处于冷锋锋前单一暖气团控制下,风平浪静。 C.结合图中等压线疏密和数值,低压天气系统中,Q地强度大于P地。 D.Q地处于低压中心附近,位于冷锋锋前,暖锋锋后,天气晴朗。 A 下图为“某日某时刻欧洲西部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1)~(2)题。 (1)受不同天气系统影响(  ) A.甲地风向为东南风 B.乙地狂风暴雪 C.丙地有连续性降水 D.丁地雨过天晴 (2)与同纬度大陆东岸地区相比,该区域(  ) A.日出时刻晚,白昼时间短 B.气温较高,年较差较大 C.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D.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答案 (1)C (2)D 解析 第(1)题,受不同天气系统影响,甲地风向为西南风,A错误;乙地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B错误;丙地位于暖锋锋前,有连续性降水,故C正确;丁地位于冷锋锋前,天气将由晴转阴雨,D错误。第(2)题,与同纬度大陆东岸地区相比,该区域日出时刻晚,白昼时间相等,A错误;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与之相比该区域冬季气温较高,夏季气温相当或偏低,年较差较小,B错误;该区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C错误;该区域降水季节变化小,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D正确。 (2019·湖南湘东五校联考)下图为“2017年12月22日12:00局部地区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完成1~2题。 1.此时,甲地天气系统及可能出现的天气是(  ) A.高气压 阴雨连绵 B.低气压 狂风暴雨 C.反气旋 晴朗干燥 D.气旋 晴朗无风 2.当乙处锋面系统在北京过境时,北京(  ) A.太阳辐射大量增加 B.大气逆辐射将减弱 C.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D.地面吸收热量增多 答案 1.C 2.C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甲地气压值最大,可判断为高压(反气旋),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天气。故选C。第2题,据图可知,乙为冷锋天气系统,经过北京时,常带来大风、降温、雨雪天气,太阳辐射减弱,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吸收热量减少,A、B、D错误;水平气压梯度增大,出现大风天气,C正确。 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天气系统为(  ) A.北半球气旋 B.北半球反气旋 C.南半球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 4.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可能为(  ) A.大风区 B.阴雨区 C.高温区 D.锋后区 答案 3.A 4.B 解析 第3题,图中风向呈逆时针辐合,为气旋;另外也可依据等压线数值判断为气旋。依据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关系可知,该天气系统位于北半球。第4题,图中阴影部分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水汽较充足;同时结合锋面气旋可知,该处位于暖锋锋前位置,故可能为阴雨区。 5.读“我国部分地区某时地面天气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A处于________气压控制下,天气状况是________。 (2)图中虚线(a、b、c)附近易形成冷锋的是________,b系统过境后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____。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该天气形势出现在春季,那么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有可能出现________和________等灾害性天气。 (5)甲地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高 晴朗干燥 (2)c 晴朗、气温升高、气压下降 (3)②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4)风沙(沙尘) 寒潮 (5)离冬季风发源地近;地形相对平坦、摩擦力小;冬季风势力强、持续时间久 解析 第(1)题,图中A处的气压由中心向四周降低,属于受高气压控制,是反气旋天气系统,中心气流下沉,因此天气以晴朗干燥为主。第(2)题,图中a虚线所在位置为高压脊,因水平气流辐散,不会形成锋面;虚线b和c所在部位为低压槽,因水平气流辐合会形成锋面,结合北半球的气旋是逆时针辐合,可判断c处易形成冷锋锋面,b处易形成暖锋锋面;暖锋过境后受暖气团控制,会出现晴朗天气,且气温升高,气压降低。第(3)题,在等压线分布图中,等压线分布较为密集的地方,单位距离内的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因此风力也较大。第(4)题,春季时我国的西北地区受高压控制,天气干燥易出现沙尘天气;华北平原则受冷锋活动的影响,天气变化剧烈,易发寒潮。第(5)题,甲地离冬季风发源地近,地形相对平坦、摩擦力小,冬季风势力强、持续时间久,风能资源丰富。 读“某地区某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1~2题。 1.从气流运动状况看,甲处属于(  ) A.高气压B.低气压C.气旋D.反气旋 2.下列有关该天气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心多大风 B.受其控制的地区多阴雨天气 C.中心多上升气流 D.与我国长江流域每年7~8月发生的伏旱天气有关 答案 1.D 2.D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空气呈顺时针方向辐散,且甲地位于北半球,故甲处天气系统为反气旋。第2题,反气旋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空气水平运动较弱,多晴天。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7~8月发生的伏旱天气正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的。 (2018·北京市西城区期末)形成于热带洋面的台风,登陆时伴随狂风、暴雨、风暴潮,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天气现象。读“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平均生成和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图(1981~2010年)”,回答3~5题。 3.据图可知(  ) A.台风只在夏秋季节才会形成 B.夏季生成个数多,登陆个数少 C.我国全年均会受到台风影响 D.夏秋季是防范台风的重要时段 4.下列关于台风造成损失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夏季台风给沿海带来丰沛降水 B.秋季台风使南方水稻受到冻害 C.巨浪摧毁沿岸设施、掀翻渔船 D.大风翻江倒海,吸引鱼群聚集 5.预防台风灾害的主要措施有(  ) ①加强监测和预报 ②沿海渔船及时回港避风 ③出行建议乘坐飞机 ④及时转移低洼地区居民 ⑤农田夜间防御霜冻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④D.②③⑤ 答案 3.D 4.C 5.C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夏秋季节生成和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较多,因此是防范台风的重要时段;台风一年四季均有形成;冬季没有台风在我国登陆,因此我国冬季不受台风影响。故D正确。第4题,夏季台风给沿海带来丰沛降水可缓解旱情,为有利影响,不属于损失;秋季南方水稻不会受到冻害;台风过境往往带来强风、暴雨和风暴潮,巨浪可以摧毁沿岸设施、掀翻渔船;大风翻江倒海,不利于鱼群聚集。故C正确。第5题,加强监测和预报、沿海渔船及时回港避风、及时转移低洼地区居民均可以预防台风灾害。但台风登陆,在强风、暴雨天气影响下航班不能起飞;台风一般不会带来霜冻。因此③⑤不是预防台风灾害的措施。故C正确。 读下图,回答6~8题。 6.若该气压系统形成于3月初,则我国北方地区不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 A.暴风雪B.沙尘暴C.寒潮D.暴雨 7.图示区域内风力较大的是(  ) A.东北部B.东部C.南部D.西北部 8.图中如果存在着降水现象,则可能是在(  )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①② 答案 6.D 7.D 8.A 解析 第6题,在我国北方地区,暴雨一般出现在夏季。第7题,图中西北部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第8题,该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丙为冷锋,锋后(③)出现降水;乙为暖锋,锋前(①)出现降水。 (2018·北京市西城区期末)2017年10月19日,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等地出现大雾。下图为“该日8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9~11题。 9.北京出现大雾的原因有(  ) ①受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②等值线分布稀疏,风力较小 ③水汽和凝结核多,易形成雾 ④受冷锋过境影响,污染加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如果甲天气系统向西北移动,台湾岛将可能出现(  ) A.持续大雾 B.狂风暴雨 C.晴空万里 D.大风降温 11.图中(  ) A.风向普遍为偏南风 B.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C.河流均处于丰水期 D.包括三种季风气候类型 答案 9.C 10.B 11.D 解析 第9题,根据图示,此时低压在海洋上,并不控制北京;北京附近等值线分布稀疏,风力较小;北京城市规模大,城市“雨岛”和“雾岛”效应明显,水汽和凝结核较多,易形成雾;该区域的低压槽并不明显,没有冷锋过境,据此选C。第10题,甲天气系统属于强低压中心,而且系统中心附近等压线密集,属于台风天气系统,若其向西北移动,台湾岛将经历台风天气,会出现狂风暴雨等,选B。第11题,图中大部分地区位于低压的西部,风向普遍为偏北风;大部分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丘陵为主;10月份我国南方雨季基本结束,大部分河流已经结束丰水期;图示区域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三种季风气候类型,选D。 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12~13题。 12.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13.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  ) 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B.连绵阴雨天气 C.强对流降雨天气 D.沙尘暴天气 答案 12.B 13.C 解析 第12题,据天气系统的移动速度,运用比例尺大体量算,24小时后甲地位于高压系统西部,吹东南风。第13题,30~48小时之间,甲地处于低压系统控制下,易出现强对流降雨天气。 14.读“北半球某天气系统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虚线箭头表示________,实线箭头表示______。 (2)从气压状况分析,甲表示________,乙表示______。从气流状况分析,甲表示________,乙表示________。 (3)一般情况下,受甲控制的地区,多________天气;当乙过境时,常出现________天气。 (4)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半球气旋的东部吹________风,反气旋的东部吹________风。 答案 (1)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2)高压 低压 反气旋 气旋 (3)晴朗 阴雨 (4)偏南 偏北 解析 甲图中心气压高,风向外吹,是反气旋,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内向外,过境时常出现晴朗的天气。乙图中心气压低,风向里吹,是气旋,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外向内,过境时常出现阴雨天气。 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地中,在冷气团控制下的是________。 (2)此时下列地区风力最大的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西北地区 ②华北地区 ③东北地区 ④长江中下游地区 (3)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在________天气系统控制下,多为________天气。 (4)A、B两地的气温将明显下降的是________。 答案 (1)B (2)① 西北地区的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因而风力最大 (3)气旋 阴雨 (4)A 解析 第(1)题,读图知,A、C在冷锋前,D在暖锋后,都处在暖气团控制之下,而B在暖锋前,则处在冷气团控制之下。第(2)题,图中西北地区等压线密集,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第(3)题,此时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在低气压(气旋)控制下,多阴雨天气。第(4)题,A在冷锋前,B在暖锋前,A地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将明显下降。 搜文库,一搜就有!打造优质的在线资源文档搜索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源 > 高中备课教案

copyright@ 2016-2022 搜文库网站版权所有   网站客服QQ:425721614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17391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

搜文库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搜文库平台,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