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八年级语文下学期双休日作业3 苏教版.doc

上传人:cat猫 文档编号:49096 上传时间:2021-04-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晋江市八年级语文下学期双休日作业3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福建省晋江市八年级语文下学期双休日作业3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福建省晋江市八年级语文下学期双休日作业3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福建省晋江市八年级语文下学期双休日作业3 苏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福建省晋江市八年级语文下学期双休日作业3 苏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文本预览
搜文库,一搜就有!打造优质的在线资源文档搜索平台! 八年级语文双休日作业 一、积累与运用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本想(zèng) 送你一座山、一片海,可我只有一滴水、一枝叶、一(lǚ) 阳光、一弯素月和在心中积聚了多年的一句殷殷的话语、一份浓浓的企盼——同学们,揣着一(kē) 自信的心上路,目标就不再(yáo) 远。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这种弄虚作假的新闻报道势必将危害党的事业,我们要坚决反对。 B、如何防止展览会的贵重物品免遭盗窃,这是西方国家深感头疼的事。 C、这个观点,最近报刊上提出了一些异议,我以为是正确的。 D、他连续三天旷课,我们能不批评他不遵守学校纪律吗? 3、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教育厅要求各高校实行阳光招生。(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生) B、为将物资及时送到灾区,政府开辟了绿色通道。(指方便快捷的途径、优惠政策等) C、“明星学院”吸引了不少的阳光少年。(指活泼、富有生气的少年) D、为了满足人们健康的需要,厂家纷纷推出了绿色食品。(指绿颜色蔬菜) 4、根据提供的句子,续写两句。 《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宋江私放晁盖是“义”, , 。 5、专题 (1)爱鸟周开幕式上,一位爱鸟人士深情的发言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她说,如果我们不采取护鸟措施,可能会导致“千山鸟飞绝”,如果我们都做护鸟卫士,祖国大地便会“ ”。请你根据语境,选用一句合适的唐诗填空。 (2)电视台曾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一位50多岁的男子为了轻松捉取麻雀,在食物里拌上农药,撒在田间,引诱麻雀啄食,结果毒倒许多麻雀。据说他把药死的麻雀都卖到饭店。报道之后,引起了大家强烈的反响。作为一位爱鸟人员的你,有机会见到这个人,相信你有很多的话想对他说,请写下来,50字左右。 材料一:在世界文化宝库中,鸟类涉及文学、音乐、舞蹈、器物纹饰、雕塑、建筑以及建筑装饰等各个领域;在仿生学领域,根据鸟类发明了卓有 成效的导航、识别、计算、能量转换等系统,这些系统的灵敏性、高效性、准确性、抗干扰性都令人惊叹不已。 材料二:鸟类是农业害虫的天敌,人类的朋友。它对抑制害虫的繁衍、保护农业生产、保护生态平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鸟类是植物花粉和种子的传播者。 材料三:地球上曾经有16万种鸟,人类出现以后,平均每83年有一种鸟绝迹。公元1600至公元1900年的300年间,绝灭鸟类90种。全世界现存鸟类9000余种。在鸟类濒临绝种的原因中,栖息地改变或被破坏占60%,人类捕杀占29%。 (3)探究上述三则材料,你对鸟与人类的关系和文化的内涵有哪些新的认识? (4)请你就如何爱鸟、护鸟提三点建议。 二、 阅读分析 (一)菜 花 孙犁 每年春天,去年冬季贮存下来的大白菜,都近于干枯了,做饭时,常常只用上面的一些嫩叶,根部一大块就放置在那里。一过清明节,有些菜头就会鼓胀起来,俗话叫做菜怀胎。 慢慢把菜帮剥掉,里面就露出一株连在菜根上的嫩黄菜花,顶上已经布满像一堆小米粒的花蕊。把根部铲平,放在水盆里,安置在书案上,是我书房中的一种开春景观。 菜花,亭亭玉立,明丽自然,淡雅清净。它没有香味,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异味。色彩单调,因此也就没有斑驳。平常得很,就是这种黄色。但普天之下,除去菜花,再也见不到这种黄色了。 今年春天,因为忙于搬家,整理书籍,没有闲情栽种一株白菜花。去年冬季,小外孙给我抱来了一个大旱萝卜,家乡叫做灯笼红。鲜红可爱,本来想把它雕刻成花篮,撒上小麦种,贮水倒挂,像童年时常做的那样。也因为杂事缠身,胡乱把它埋在一个花盆里了。一开春,它竟一枝独秀,拔出很高的茎子,开了很多的花,还招来不少蜜蜂儿。 这也是一种菜花。它的花,白中略带一点紫色,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它的根茎俱在,营养不缺,适于放在院中。正当花开得繁盛之时,被邻家的小孩,揪得七零八落。花的神韵,人的欣赏之情,差不多完全丧失了。 今年春天风大,清明前后,接连几天,刮得天昏地暗,厨房里的光线,尤其不好。有一天,天晴朗了,我发现桌案下面,堆放着蔬菜的地方,有一株白菜花。它不是从菜心那里长出,而是从横放的菜根部长出,像一根老木头长出的直立的新枝。有些花蕾已经开放,耀眼地光明。我高兴极了,把菜帮菜根修了修,放在水盂里。 我的案头,又有一株菜花了。这是天赐之物。 家乡有句歌谣:十里菜花香。在童年,我见到的菜花,不是一株两株,也不是一亩二亩,是一望无边的。春阳照拂,春风吹动,蜂群轰鸣,一片金黄。那不是白菜花,是油菜花。花色同白菜花是一样的。 一九四六年春天,我从延安回到家乡。经过八年抗日战争,父亲已经很见衰老。见我回来了,他当然很高兴,但也很少和我交谈。有一天,他从地里回来,忽然给我说了一句待对的联语: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他说完了,也没有叫我去对,只是笑了笑。父亲做了一辈子生意,晚年退休在家,战事期间,照顾一家大小,艰险备尝。对于自己一生挣来的家产,爱护备至,一点也不愿意耗损。那天,是看见地里的油菜长得好,心里高兴,才对我讲起对联的。我没有想到这些,对这幅对联,如何对法,也没有兴趣,就只是听着,没有说什么。当时是应该趁老人高兴,和他多谈几句的。 没等油菜结籽,父亲就因为劳动后受寒,得病逝世了。临终,告诉我,把一处闲宅院卖给叔父家,好办理丧事。 现在,我已衰暮,久居城市,故园如梦。面对一株菜花,忽然想起很多往事。往事又像菜花的色味,淡远虚无,不可捉摸,只能引起惆怅。 人的一生,无疑是个大题目。有不少人,竭尽全力,想把它撰写成一篇宏伟的文章。我只能把它写成一篇小文章,一篇像案头菜花一样的散文。菜花也是生命,凡是生命,都可以成为文章的题目。 1、文章描写了三种菜花,其中白菜花的外在特点是什么?(不超过25字)作者赋予菜花的美是什么样的美?(不超过4个字) 2、文中划线处作者把人生比作一篇文章,想一想,你还可以把它比作什么?仿照前文在下面横线处填上你的理解。 3、文章为什么要插叙有关父亲的往事? 4、文章最后一句话富有象征意义,指出这句话的寓意是什么。 5、作者是以什么样的眼光去看菜花的,试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 (二)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周国平 ⑴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⑵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惟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⑶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 责不是看做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 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⒁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这是一种情况。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⑸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根据第(2)(3)段内容回答:为什么说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是一项“根本的责任”? 3、第⑶(4)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写出其中的两种并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链接材料】我国9000万网民中82%为青少年,其中未成年网民就有1650万。而这1650万未成年人中的14.8%,也就是说有近245万未成年人不仅爱上网,而且着迷上瘾,难以自拔。 搜文库,一搜就有!打造优质的在线资源文档搜索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源 > 小学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16-2022 搜文库网站版权所有   网站客服QQ:425721614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17391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

搜文库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搜文库平台,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