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预览
诗经讲义
第二章 诗 经
[ 文学史 ]
第一节 关于《诗经》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诗经》的名称:
《诗经》在孔、墨时代称为“诗”或“诗三百”。《论语?季氏》:“不学诗无以言。”《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墨子?公孟》:“儒者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把《诗》看作儒家的经典,最早是见于《庄子?天运》:“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到汉代,则《诗》等六部书被作为儒家经典。被称为《诗经》是汉以后的事。
《诗经》曾被称为“诗三百”,因它有 305 篇(小雅中笙诗六篇,有目无文,不在其内)。 二、《诗经》的内容、组成与各部分的大体产生年代:
《诗经》在编排上按作品的内容与风格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1 、“风”是不同地区的民歌。宋佚名氏《六经奥论》云:“风土之音曰风。”《国风》中包括十五个地区和诸侯国的作品,即《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
周南、召南:《韩诗序》曰:“二南,其地在南郡、南阳之间”(《水经?汉水注》引)。据《楚地记》,汉江之北为南阳,汉江之南为南郡。《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栾贞子曰:“江汉诸姬,楚实尽之。”春秋以前,汉水以北的姬姓小国有冉阝、息、应、蒋、道、蓼、唐、顿、蔡、随等。“二南”应是这些姬姓小国的作品,其地域大致包括今河南洛阳、南阳和湖北郧阳、襄阳等地区。 邶风、鄘风、卫风皆是卫诗,季札观乐之时在听乐师奏邶鄘卫后说:“此其卫风乎,”《汉书?地理志》:“周既灭殷,分其畿内为三国:《诗?风》邶、鄘、卫国是也。邶,以封纣子武庚;鄘,管叔尹之;卫,蔡叔尹之。”郑玄《诗谱》也说:武王克商以后,“三分其地,置三监,„„自纣城而北谓之邶,南谓之鄘,东谓之卫。”故郑玄以为卫国后来逐渐并掉二国之地,所以混而名之。王国维以为邶即燕,鄘即奄,此二国有目无诗,而卫诗独多,后人遂分卫诗而分属之邶、鄘。卫国其地在今河南省北部,黄河以北的部分。二南和邶鄘卫绝大部分是西周末年、东周初年的作品。
王:是王畿的简称,即东周王城畿内之地,大体相当于今洛阳、济源、温县一带地方。郑玄《诗谱》以为周室东迁后“王室之尊,与诸侯无异,其诗不能复雅,故贬之,谓之王风之变风。” 郑:春秋时代郑国的作品。当时郑国在王畿以东,大致包括今河南郑州、新郑、登封一带。 桧:大致包括今河南密县、新郑、荥阳一带。春秋初年为郑所灭。
齐:即今山东省东部。《齐风》年代多不可考。
曹:当今山东省西部荷泽一带。《曹风》为春秋时作品。
陈:大致包括今河南东部和安徽西北部的部分地方,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陈风》中《株林》揭露陈灵公淫乱被杀事,当作于前 599 年,一般认为是《诗经》中作时最晚的一首。 魏:周初所封姬姓小国,地域在今山西省西南角,与晋国接邻,前 661 年为晋国所灭,非战国时三家分晋的魏。《魏风》自然是前 661 年前的作品。
唐:即今山西省西南部,魏国的北面,本是周成王弟叔虞的封国,其子燮改国号为晋。作品时代多难以确定。“其诗不谓之晋而谓之唐,盖仍其始封之旧号耳”(《诗集传》)。 秦:《诗谱?秦谱》:“秦者陇西谷名,于《禹贡》近雍州鸟鼠之山”(按,山在漳县以西,渭源县西南)。周孝王时封伯翳(《毛诗正义》以为即伯益)之后裔非子为附庸,邑之于秦谷。“至曾孙秦仲,宣王又命作大夫。”《汉书?地理志》说:“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高上(崇尚)气力,以射猎为先”。故《秦风》多表现尚武精神,有悲壮慷慨之调。《秦风》大致皆春秋初至秦穆公时作品。
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中部的旬邑和彬县之间,靠近甘肃。周人从公刘至古公亶父皆居于此。《豳风》大多为西周时作品(其地春秋时已属秦),个别作品可能产生时代更早。 由以上对十五国风按地域大体归并论述可知,《国风》中多为中原一带的作品。 2 、雅:是西周王畿内的诗歌。《诗经》中有《小雅》、《大雅》。“‘雅'是正的意思,周人认为的正声叫做雅乐,正如周人的官话叫做雅言。‘雅'字也就是‘夏'字,也许原是从地名或族名来的”(余冠英《诗经选?前言》)。《荀子?儒效》:“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荣辱》又云:“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可见雅是指夏地之声。 《诗经》中雅诗分为《小雅》、《大雅》两部分。大雅大部分写在西周时期,一小部分写在东周初期。小雅大部分产生于西周后期和东周初期。
3 、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王国维《说周颂》以为“颂之声较风雅为缓。”清人阮元《释颂》说“颂”就是“容”字,“容”就是“样子”,颂乐是连歌带舞的。颂诗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周颂》全部是西周初年的作品。《鲁颂》、《商颂》是春秋前期鲁国和宋国为歌颂自己的祖先所作的。宋为商后,故其祭祖之诗称为《商颂》。这些作品当是据殷商之旧辞改写而成。清人魏源《〈商颂〉鲁韩发微》及近人王国维《说商颂》上、下篇皆有论述。 三 、《诗经》中民歌的收集:
中国古代有王官采诗的制度。《汉书?食货志》:“孟春三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徇,巡也)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艺文志》:“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刘歆与扬雄书曰:“诏问三代、周秦轩车使者,逌人使者,以岁八月巡路,求代语、童谣、歌戏。欲得其最目”(《方言》)。何休《公羊传解诂》:“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
《诗经》中作品的地域范围,北至今河北,东至山东省东部,西至今甘肃,南至今湖北省北部。这样广大地域上的诗歌,尤其有很多农夫、怨妇等的作品,被收为一集,总有一个收集的机制和过程。天子的轩车使者或遒人(行人)不可能在各个诸侯国家都有,当时还不可能有那样庞大的搜集歌谣的队伍和由周天子所统管的一竿子插到底的机制。所以,这只能是诸侯国通过采诗之官收集上来,由诸侯国的乐师进行整理、挑选之后再献给天子。《礼记?王制》:“天子五年一巡守,岁二月,东巡守。„„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诸侯国的诗通过陈诗、献诗等活动集中于周天子之处,这应是各地民歌集中于周太师乐官之处的主要途径。
四、《诗经》的编定:
1 、《诗经》是两次编成的。《国风》中《王风》不在开头而在中间。《国风》中第一次所收集只有《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以下之十《国风》为第二次增编时所加入。
2 、《雅》诗分为《小雅》、《大雅》两部分,固然因其篇幅太大,但从内容方面看是两次集结而成。以前对于《小雅》、《大雅》的区分,提出各种解释,都难以成立。如《毛诗序》以为“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毛诗正义》发挥其观点:“歌其大事,制为大体;述其小事,制为小体。体有小大,故分为二焉”。《史记?司马相如论赞》和韦昭从主题及作者的创作思想方面进行解释,宋代苏辙《诗集传》从思想内容方面言之,宋严粲《诗缉》从诗体风格言之,宋程大昌《诗论》、朱熹《诗集传》从音乐方面言之,都与《诗》的实际不合,也找不出有力的证据。由于儒家正统思想和经学家墨守家法的影响,元明以来学者大多依《毛诗序》或朱熹之说加以解释。但也有学者对此两说进行反驳。如明章潢就认为从《大雅》、《小雅》看不出有政之大小的区别,清代牟应震《毛诗质疑》也以为以政之大小、体之大小加以区别并不合于《诗》的实际。关于从音乐方面来划分的观点,他说:“音节之合,转移由人,朱子晚年亦以音节为不足据也。”
但学者们心里先横了这样一种认识:《小雅》、《大雅》的划分总是有原因的,因而不同意旧说者也总要想出一种解释二者区分的说法,如章潢提出《小雅》“有讽喻之言”,是区别二者的标志。牟应震认为:“《小雅》者,畿内民诗,暨国小臣、外诸侯之诗;《大雅》者,公孤卿士之诗也”。其实这种种的解释也都是从经学的立场上,总以为圣人所编,必有某种义例。 由《小雅》、《大雅》的作品可以看出,《小雅》多为宣王时作品,而《大雅》多为西周早期作品,前者为第一次编诗者收集此前不久产生的作品,而后者多来自王朝乐师所藏。如为一次编成,则应置西周早期作品于前,而此以宣王时产生的作品于前,可见《大雅》为增编者所加。古人编书,其竹简可为一卷者为一单元,增者依次列于其后。
春秋以前常用“小”、“大”区别相同的篇名(如《逸周书》中的《小开武》、《大开武》,《小明武》、《大明武》,《小开》、《大开》;《管子》中的《小匡》、《大匡》等)。《诗经》中也以“小”、“大”区别相同的篇名(如《叔于田》、《大叔于田》,《小明》、《大明》,《小旻》、《召旻》,《小弁》、《 頍 弁》等)。《小雅》、《大雅》其加“小”、“大”只是为了对两卷简册有所区别而已。
五、《诗经》的编者:
《国风》先编入者为《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雅》诗先编入者为宣王时代的作品。这两部分都多表现召公(召穆公,即召伯虎)文治武功和赞扬召公的作品(如《周南?兔罝》《汝坟》,《召南?甘棠》,《小雅?鹿鸣》《四牡》《皇皇者华》《常棣》《伐木》《天保》《采薇》《出车》等等。其中有些作品可以考知是召穆公、尹吉甫、张仲、南仲这些中兴大臣之作。当中也有些产生于厉王时的作品,因这些大臣也都是由厉王朝至宣王朝的,收入厉王朝一些作品也正可以显示出召穆公等佐宣王平定内忧外患的功绩。
从《召南》《周南》《邶》《鄘》《卫》和《小雅》中作品产生的时间可知,《诗经》第一次编集在东周初年。
据《史记?三代世表》,周厉王因暴虐被国人逐于彘之后,周定公、召穆公主持朝政。召穆公于厉王时牺牲自己的儿子保护了太子静,又辅佐太子静即位(即宣王),安定天下,成中兴局面。但平王东迁之后,天子形同诸侯,周王对周、召二公的依靠和信任程度也不如以前。召穆公、周定公的子孙为了昭显其祖上的功绩,而收集能反映那一段历史的作品为一集。到公元前六世纪前期,又有人将周太师或守藏史所藏其他诸侯国的民歌及周王朝的乐歌混在一起,《国风》包括十五国风,《雅》诗中增入《大雅》中 31 篇,并三《颂》 40 篇(《周颂》 31 篇,《鲁颂》 4 篇,《商颂》 5 篇)。《诗》遂形成今日所见之规模。
六、关于《诗经》的传授与流传:
东周时代,贵族重视学诗。贵族阶级除典礼、讽谏和外交场合要用诗外,还要用来美化语言,借诗喻志。有时在外交场合完全借诗来表明自己的意思。这原因,有些人以为是由于当时方音歧异、语言不通,而读诗则用书面语,用雅言,故可借以言志。其实,主要因为先秦时代外交场合的语言风格迂回委婉的缘故。
先秦时代,儒家很重视学习《诗经》。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夫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兴:启发、鼓舞;观:认识社会,所谓“观风俗之盛衰”;群:交际和互相感染、互相提高;怨:对不良政治和行为进行批评讽刺。 汉初传授《诗经》的有鲁、齐、韩三家:鲁人申培所传诗学为鲁诗,齐人辕固所传为齐诗,燕人韩婴所传为韩诗。先后立为学官。毛诗之学稍后出现,据传为六国之末鲁人毛亨所传,因汉代毛苌而显。今三家诗亡,独存毛诗。
1977 年,安徽阜阳双古堆一号汉墓出土长短不一的《诗经》简一百七十余条,其中包括《国风》、《小雅》二种,存残诗 65 首,《国风》中仅《桧风》未见,《小雅》存《鹿鸣之什》中 4 首的残句。经研究,简上《诗经》文字不属于齐、鲁、韩、毛中的任何一家;是否为《汉书?楚元王传》中所说《元王诗》,也难以确定。则说明汉代《诗经》之学在今所知四家之外,还有分化。《阜诗》的发现,对我们认识《诗经》早期流传的情况很有意义(参胡平生、韩自强《阜阳汉简诗经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年)。
1994 年,上海博物馆从香港购回 1200 多支盗挖的竹简,其中《孔子诗论》简 29 支, 1006 字,不仅多引《诗经》原文,且有孔子对《诗经》一些篇章的评论,对于了解春秋末年以来儒家的诗学思想、《诗序》的形成及其与孔子、子夏的关系,都有很大的意义(参《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年)。
[ 作品 ]
同学们可以读《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讲解中只就《作品选》注释不够清楚、不够确切或我的解释与之不同者以补充说明(此所补注篇目稍多,以备选讲。每级所讲授篇目可有所不同,以利不同级之间上下交流,以活跃学风)。
《卫风?氓》 (《作品选》 P9-12 )
一、讲解:
(一) [1] 氓:《毛诗》云: “ 氓,民也。 ” 今人多从此说。其实这样解释并不确切,也不能反映出此诗中人物的身份。按《孟子 ? 公孙丑上》:“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赵歧注:“氓者,谓其民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引此,并云:“按此则氓与民小别。盖自他归往之民则谓之氓。故字从民亡。”段氏的分析甚是。氓也是民,但非民之通称,而是指流亡别国的民。又《孟子 ? 万章下》:“君之于氓也,故固之。”焦循《孟子正义》:“不言君之于民而言氓者,氓是自他国至此之民,与寄之义合。”又《滕文公上》:“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古代指一户人家所住的房屋)而为氓。”同篇中两次言及氓,用法同,多次言及民,指一般人民。可见“氓”与“民”在概念上的外延有大小之分,内涵有深浅之别。这里说的氓,是指由别国流窜到卫国去的人。蚩蚩:同“嗤嗤”,戏笑貌。此句是说:那个从别国窜来的男子笑嘻嘻地。
[2] 抱布贸丝:贸:易。毛传: “ 布,币也。 ” 孔颖达《正义》云: “ 此布币谓丝麻布帛之布。币者,布帛之名。 ” 今人将布、币理解为布泉、货币,非。布泉不可谓抱,一也。马瑞
“ 布与丝对言,宜为布帛之布。 ” 二也。郑笺: “ 春季始蚕,孟夏卖丝。 ” 春秋辰云:
以前虽已有货币,但在农村交易仍以以物易物为常见,三也。古以束帛为祭祀或赠送宾客的礼物曰 “ 币 ” ,如曰 “ 执币 ” 。财货亦称币(《管子》),是由此发展而来。 联系“秋以为期”一句看,诗开头所写正是孟夏(四月)卖丝之时。女子与氓相识应在当年三月初上巳节淇水边上欢会之时。如在先一年四月卖丝时,则氓未必能等如此之久。原二人说定是此年孟夏四月为期,今则以无良媒说动父母而更至秋日。
第一章,追述氓要求及早结婚的情况。(以前多以为追述恋爱的经过,非。由“来即我谋”一句看,恋爱已在此前)。
由战国淇水位置观之,渡淇至顿丘百余里之地。
(二) [11] 复关:陈奂《诗毛氏传疏》云:“复,反也,犹来也。关,卫之郊关也。”郭师《诗经讲稿》云:“望者望氓也,不见、既见亦谓氓返关。”是也。如为关名或地名,近则见,远则不见,不会于垝垣之上忽而不见忽而又见。如其地可望,则必去会,不必望之。即如可见,也不必涕泪涟涟也。载:则,就。“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的“以”,同于今之“将”“把”。 第二章,追述结婚的经过。
(三) [18] 沃若句:喻氓之假象。如以为喻女之年轻美貌,则下面呼吁女子“勿食桑葚”一句不得通。此为呼吁女勿上当,不是呼吁男子勿追女。
[20] 耽:读为酖( zh ě n )。《说文》:“酖,乐酒也。”(“耽,耳大垂也”)。乐酒,引申为一般的乐,指过分迷恋于欢乐。两句说:女子千万不要过分沉溺于同男子求爱。钱钟书《管锥编》云:“男多借口,女难饰非,恶名之被,苛恕不齐。”此一义也。“宽解摆脱,又一意也;„„古之‘士'则登山临水,恣其汗漫,争利求名,得以排遣;乱思移爱,事尚匪艰。古之女闺房窈窕,不能游目骋怀,薪米从脞,未足忘情摄志;心乎爱矣,独是深念,思蹇产而勿释,魂屏营若有亡,理丝愈纷,解带反结,‘耽不可说',殆亦此之谓与,”论人情文意,至为在理。 第三章:女子被弃后追悔当初自陷情网。
(四) [26] 渐车帷裳:渐车之帷裳。
[28] 士贰其行:“贰”如字讲,亦甚明了,不必迂曲立说。
第四章:回顾被弃回家的情况并对男子的负心表示怨恨。
(五) [31] 靡室劳矣:言不仅操持家务劳苦。
[34] 言既遂矣:你的目的达到了。
第五章:女子因无所依托而自悲不幸。
(六) [38] 从前曾相约白头偕老,现在偕老之说只有使我怨恨了。及:与。偕老:一起过到老。 [39] 总角:指结婚时。毛传: “ 总角,结发也。 ” 陈奂: “ 《礼记 ? 内则》:子事父母總,拂髦;妇事舅姑总 „„ 。按 : 總与总角同。男子拂髦而女子总角, „„ 《传》意《诗》之总角即《内则》之总,不必就女子未笄时言也。 ”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 暗合双鬟随君去。 ” 正亦指此。
[41] 信誓:表示诚信的誓言。
[42] “不思”二句:那时发下的誓言很诚恳,没想到他以后会变心。反,违反,变心。 [43] “反是”二句:他既然违反了誓言,也就罢了(意思是怪自己未能把人看清)。反,违反。是:这,指誓言。已:止,罢了,算了。焉哉:语助词。
第六章:以悔恨交加的语气表示了一刀两断的决心。
二、内容分析:
首先,这首诗通过一个妇女的悲惨遭遇,揭露、控诉了二三其德的负心男子。诗中写氓第一次来谋结婚之事时,是笑嘻嘻的,而且希望在当时即结婚。(郑笺:“春季始蚕,孟夏卖丝”,时在孟夏)。从女子“将子无怒”的话可知,氓当时是软硬兼施,一会儿利诱,一会儿发火。诗中所
写氓第二次来要求结婚,说他又卜又筮、卦体都吉,没有凶兆,以促成尽快结婚,并进一步坚定女子的心。氓的这些言行、更加反衬出了他变心的可鄙可恶,没有良心。
其次,这首诗中主人公通过自身的感受,对整个男权社会提出了强烈的控诉。在爱情上,女方天真无邪,重于感情,忠贞不渝,男子却二三其德。此即诗中所说:“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然而,由于剥削阶级社会的夫权意识,由于奴隶主阶级极力维护的男尊女卑的礼教,最后只能是男
至于暴矣”,女子被遣回家,甚至女子在母家,也遭到兄弟的嘲笑。至于平时生活方面的情子“
况,女子也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靡室劳矣”,受尽辛苦。
此诗的作者借着诗中主人公的口说:“于嗟女矣,无与士耽( 酖 zh ě n ),士之耽兮,犹可说(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说(脱)也~ ” 是这首诗代表千千万万被压迫被奴役妇女所发出的强烈的控诉之声~
在封建社会里,不但此诗的主题被曲解,而且被用来为男权社会辩护。如关于第三章几句,郑《笺》
妇女完全被看作男子的云:“士有百行,可以功过抵除。至于妇人,无外事,唯以贞信为节。”
附属物。读《诗经》的多种旧注,应注意这一点。
三、艺术特色:
1 、善于剪裁。诗并非从二人如何认识开始叙起,而是从已经认识,并产生了感情,且男子(氓)曾派媒人到女方家提亲而遭到了女方家的拒绝写起(由“子无良媒”一句可知)。说男子假借贸丝单独来寻女子。
2 、工于叙事。全诗层次分明,而又有变化。一、二章以时间为序,后四章是倒叙:第三章本应在最末,但挪在前面,以表现激烈的感情。钱钟书《管锥编》云:“‘子无良媒'而‘愆期',‘不
‘泣涕',皆具无往不复、无垂不缩之致。„„皆异于故作波折,滥弄狡绘,结成‘鼓见复关'而
噪'者也。‘兄弟不知,咥其笑矣',亦可与《孔雀东南飞》之‘阿母大鼓掌,不图子自归'比堪。盖以私许始,以被弃终。初不自重,卒被人轻,旁观其事,诚足齿冷。„„阿兄爱妹,视母氏怜女,亦复差减。是以彼见而惊,此闻则笑;‘不图'者,意计不及,深惜之也;‘不知'者,体会不及,漠置之也。”深切体会文情,揭出叙事之妙。
3 、与《诗经》其他反映妇女悲惨遭遇的诗一样,用了第一人称的手法,这样就更容易做到抒情与叙事的水乳交融。一、二章叙完结婚之事以后未采用平铺直叙的办法讲“三岁为妇,靡室劳矣”的具体情况,末讲“三岁食贫”的生活境遇及“言即遂矣,至于暴矣”的过程,及由丈夫家回到母家的具体细节,而如喷泉迸发一样先是一连串的呼喊和控诉,使全诗充满了感情,使氓的变心及这个妇女遭遇的突然变化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达到冲动读者思想感情的强烈的艺术效果。 4 、表现人物用两相对比之法,突出特征,甚为传神。写氓的行为,在遭到女方家拒绝后是以“抱布贸丝”的身份来找女方,可见他怕张扬,怕其他人知道后劝女方不要上当,自己在人品上心虚。写氓在结婚前的表情只二字:“蚩蚩”,写其在结婚后之表情只一字:“暴”。写女子在结婚以前远路送氓“涉淇”而“至于顿丘”,一路既安慰,又许诺,至为天真,至为诚恳。至期则登垣而望复关,不见则“泣涕涟涟”,既见则“载笑载言”,可谓一片爱心,神魂颠倒。不论父母兄弟亲戚同意与否,告诉氓“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不顾一切,随之而去,真是生死与之,义无反顾。以此与氓在结婚前的表现相比,真假自见,而使女子的天真、真诚与氓的狡狯更为突出。
写女子婚后三岁“靡室劳”,“ 夙兴夜寐,靡有朝 ”,与氓之态度相比,更令人同情。此诗虽短,而蕴意无穷。
《卫风?伯兮》 ( P13-14 )
一、讲解:
(一) [1] 古言伯仲叔季,犹今言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这里诗的主人公借伯以指自己的丈夫。《郑风 ? 萚兮》: “ 萚兮,萚兮,风其吹女。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 以叔、伯指情人。
[3] 执殳者为旅贲,即国君的侍卫,可知是贵族子弟。诗中所表现抒情主人公也是贵族少妇形象,二者相符。
为王前驱:“为王”之“为”,宜读去声。
第一章写丈夫是国家的有用人材,并且正在为国出力。
[6] 膏沐:面膏和洗发用品。“岂无膏沐”一句正见出为贵族少妇。贵族少妇平居无事,而竞“首如飞蓬”,可见其思念之深。此与《君子于役》农家妇女思夫愿其“ 苟无饥渴 ”者不是一回事,但思情之深不能否认。
(二) [7] 适:毛传: “ 主也 ” ,读都历切。《作品选》释为取悦,当由“适宜”一义引申出,应读如字。谁适为容:即悦谁为容的意思。
第二章写对丈夫的专一。
(三) [8] 其雨其雨:其,杨树达《词诠》以为是命令副词,引《经传释词》云: “ 其犹当也,庶几也。 ” 这里表祈使语气。意为下雨吧,下雨吧。盼夫之归如盼时雨。 [9] 愿言:犹愿然,沉思的样子。
[10] 首疾:犹下章“心痗”,应是当时习惯说法,非倒文以协韵。此句言: “ 虽头痛也心甘情愿 ” (以其思念过度之故)。
第三章:表现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四) [11] 《尔雅 ? 释训》: “ 谖:忘也。 ” 《诗 ? 卫风 ? 淇奥》: “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 毛传: “ 谖,忘也。 ”
第四章:从希望得到忘忧草反映出女主人公难以排遣的思念和痛苦之情。 二、背景:
郑笺之误,除《作品选》题解指出郑在卫西,不得言“之东 ” 一点外,还有两点:第一:《春秋?桓公五年》: “ 秋,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 ” 据《左传》,此战不出当年秋即已
结束。使还师在秋末,也不过数月而已,与诗中迫切思念之情略有不符。第二:蔡、卫、陈从周王伐郑在秋天,与诗言 “ 其雨其雨,杲杲日出 ” 的时令不合。今查《史记》卫穆公十一年(前 588 年)有孙良夫救鲁伐齐,《春秋》成公二年(即卫穆公十一年):夏四月,孙良夫帅师及齐师战于新筑,卫师败绩。六月,又与诸侯之师及齐师战于鞍。按:使春末出师到秋师返役,则行役已数月。齐在卫东,与 “ 自伯之东 ” 适相符。行役之人,主要在夏天,亦与 “ 杲杲日出 ” 节令合拍。如谓与诗 “ 为王前驱 ” 一语不合,不知春秋时吴楚称王者多矣(王国维《古诸侯称王说》引周代彝器铭文记 “ 古诸侯于境内称王与称君称公无异 ” )。如谓此役卫王不行,不知为王之为读去声不读平声。《易林》云: “ 四奸为残,齐鲁道难。前驱执殳,戒守无患。 ” 则汉人已有以《伯兮》本事为鲁成二年卫师救鲁伐齐者(据郭晋稀师《诗经蠡测?国风蠡测》)。 三、分析:
1 、诗写妻子对远征的丈夫的怀念。诗中的主人公一方面为丈夫的英武出众感到骄傲,另一方面又因其出征而对他深切思念,曲折含蓄的反映出了人民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2 、诗的表现上很有技巧。首先,作者能通过典型的细节来表现主人公的心情,如 “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 ,就生动地表现了这个妇女感到生活的乏味和空虚。其次,一方面用了比喻的手法(如 “ 首如飞蓬 ” , “ 其雨其雨,杲杲日出 ” ),一方面通过抒情女主人公的幻想得到一种可以忘忧的草,来曲折、含蓄地表现其难以排遣的忧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 手法相似,不同只在于:一为雅士,一为闺妇;一欲摆脱愁,而一欲摆脱思耳。
《王风? 黍离》 ( P14 )
一、讲解:
[1] 离离:行列貌。离,《说文》作“ 禾离 ” 。《广韵》:“穲穲,黍稷行列也。”离、穲古音同。《说文》:“秝,稀疏,适秝也。从二禾。”段注:“凡言历历可数,历录束文皆当作秝。”“禾之疏密有章也。”(段注:“凡匀调谓之适历。”“适”音“的”)离、秝双声,由阿转恚,故借离为秝。作 禾离 ,作穲,皆后起字。
[2] 之,犹则也(郭师说)。《左传?僖公九年》说:“东略之不足,西则否矣。”《晋语》:“华则荣矣,实之不知。”皆以“之”、“则”对言,可证。
[3] 靡靡:即今慢慢。《说文》:“慢,行迟也。”二字双声,又安、阿对转。故《毛传》云:“靡靡,犹迟迟也。”
[4] 摇摇:《战国策》楚威王谓苏秦曰:“寡人心摇摇然如悬旌而无所薄。”《正义》据此云:“然则摇摇是心忧无所附著之意。”即言心神不定、心忧不能自主。
[9] 上章言苗,此章言穗,下章言实,故《毛传》云:“历道所更见”(道:言说)。穗则历道所更见,黍则二章皆称离离者,以离离本指行列而言,行列无从言其变化耳。 二、主题:
《诗序》以为周大夫悯宗周覆亡之作。郭沫若说:“《黍离》是周室遭了犬戎的蹂躏,平王东迁以后的丰镐的情形。相传周室东迁以后,所有旧时的宗庙宫室尽成黍稷。周的旧臣行役过都,便不禁中心悲怆,连连呼天不止。这样的三章诗,的确很有缠绵悱恻的情绪。”《《沫若文集》 14 卷 190 页》。
全诗每章开头写故都的荒凉景象,以下写内心的伤痛,“中心摇摇”、“中心如醉”、“中心如噎”,只这一个字的变化,从三个方面分别写诗人心神不定,迷迷糊糊,内心梗噎的无限伤痛的程度。
《史记?屈原列传》中说:“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这首诗每章都以“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作结,正是呼天诉忧,表现了万分激动、悲恸欲绝的情绪。
《鲁诗》以为卫宣公子寿闵其兄伋之见害而作,《韩诗》以为尹吉甫信后妻之谗而杀孝子伯奇,其弟伯封求兄不得而作,皆同诗所反映的情绪不尽合。且如据《鲁诗》言,当在《卫风》;如据《韩诗》言,当在《雅》诗。而此在《王风》,故俱不可信。
《王风?君子于役》 ( P15 )
一、讲解:
(一) [1] 君子:女子称其夫。于役:在外行役。 “ 于 ” 在《诗经》中是一个意义较宽泛、不很确定的动词,其确切意义由后面所带宾语确定,同《七月》诗之 “ 于耜 ” 、 “ 于貉 ” 、 “ 于茅 ” 之 “ 于 ” ,作用略同于今之 “ 为 ” 。
[3] 《毛传》解上二句云:“曷,何也。君子往行役,我不知其反期。何时当来至哉,” [4] 棲,今正体作栖。
[5]“ 日之夕矣 ” ,之:主谓之间介词。此数句说:每当黄昏时,鸡进巢了,牛羊都从山上回来了,而她等了一天,希望又落空了,丈夫又没有回来。如此者非一日。可见情思之深长,哀怨之无已。旧说以为以牛羊之回来反衬人之未归,未用读诗之心体会诗,而是以治经之心论章法。今人又以为这里体现了黄昏时为怨妇思夫最殷切之时(北大参考资料,余冠英、钱钟书),讲出了一部分道理,而从理解诗意方面说,尚未达乎一间。
如之何:即“对他怎么能„„”。之:他。 (《古代汉语》释为 “ 怎么 ” ,似未确。)勿:别,不要。
[6][7] 《笺》: “ 行役日月,何时得有来会期。 ” 《传》: “ 佸,会也。 ” [9] 括( kuò ):《释文》引韩《诗》训上章之 “ 佸 ” 为至,而《毛传》训第二章之 “ 括 ” 为至,则第二章的 “ 括 ” 也是“佸”字之借。
[10] 苟:《笺》: “ 苟,且也 ” 。王引之释为 “ 尚 ” ,据杨树达《词诠》,表“尚”之一义用于希望、祷告等。如《左传?襄公八年》: “ 晋侯伐齐,将济河,中行献子祷曰: “ 苟捷有功~毋作神羞~ ” 《墨子 ? 耕柱》: “ 季孙绍与孟伯常治鲁国之政,不能相信,而祝
于丛社曰: ‘ 苟使我合 '” 。“苟”都是表示希望的意思。本诗中也应是表示希望的意思,释为 “ 且 ” 、 “ 尚 ” ,都稍欠明确。又:北大《参考资料》云: “ 苟,副词,有且、或、也许之意,是带有疑问口吻的希望词。 ” 模棱两可,游移其词;此大体本余冠英说,余氏之说即不可捉摸(诗经选 P50 ),高亨《今注》释为 “ 或也 ” ,亦难以体会。 二、分析:
班彪《北征赋》:“日晻晻其将莫兮,睹牛羊之下来。寤旷怨之伤情兮,哀诗人之叹时。”对诗的理解异于《诗序》而合于诗本身的情况。朱熹以为诗为妇人自作,是。诗中写到牛羊、山、鸡、埘等,则诗的主人公是农村的劳动妇女。《王风》都是东迁后的作品。这首诗反映了:春秋时代各国间连年征战,给人民加上了沉重的兵役、徭役的负担,男旷女怨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 这首诗是十分感人的。其中没有直接写诗人自己(即抒情主人公、役人之妻),但她的影象却明晰地显现于她所描绘出的山庄暮色的景象之中。她在门前远望,她期待着,真是两眼望穿。直至又一次到黄昏,她才又一次断了这一天的望想。
三、对后世的影响:
《诗经》奠定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它在深刻广泛地反映生活及提炼生活、运用多种技巧反映现实生活方面为后代的诗歌创作开出了无数法门。今以此诗为例说说《诗经》对后世的具体影响。
许瑶光《雪门诗钞》卷一《再读诗经九十二首》之第十四首云:“鸡棲于桀下牛羊,饥渴萦怀对夕阳。已启唐人闺怨句,最难消遣是昏黄。”唐人闺怨之诗甚多,而手法上,技艺上也有些变化和发展。但在我看来,却还都有不及《君子于役》的地方。白居易《闺妇》云: “斜凭 绣床愁不动 , 红绡带缓绿鬟低。辽阳春尽无消息 , 夜合花开日又西。 ” 此诗胡应麟推为“中唐第一篇”。但其表现手法,只不过是学习了《君子于役》等至黄昏征人又未归这一点。而它所反映似为贵族妇女,与《卫风?伯兮》相近,因而也不及《君子于役》在反映生活上更有典型意义(《闺妇》在表现手法上受《伯兮》的影响至为明显)。 周秦以来各地出现很多望夫石、望夫山、望夫云之类的传说,甚至有实际景观为证,正反映了无
望夫”形象在几千年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数的战争和徭役使一些青年夫妻生离死别的悲剧。“
是具有典型主义的。而《君子于役》第一次塑造了一个感人的“望夫”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楚辞?九歌?山鬼》抒情主人公与之相近,但只是等夫、望夫形象,与《君子于役》同时反映了战争对广大劳动人民正常生活的破坏有所不同。
《秦风?蒹葭》 ( P18-19 )
一、讲解:
题解:这首诗表现了对所思慕之人的追求与向往。至于抒情主人公所追求的对象是什么人,或以为是贤人,或以为是朋友,今人多从情诗方面理解之,似较与诗的情境相合。
(一) [1] 蒹:荻,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长条形,跟芦苇( 葭 )相似,秋天开紫花。与芦苇皆水边所生。
白露为霜:露水本无色,因凝成霜呈白色,所以称为白露。霜,这是点出季节在深秋,衬托出诗人惆怅的心情。
[2] 所谓:所说的,这里指常常念叨的。伊人,那个人。伊,指示代词。 [3] 在水一方:在水的那一方,指对岸。
[4] 溯( sù ):不论在水中逆流而行还是在岸上向上游去都叫溯(今正体作溯,又作泝)。据 “ 道阻且长 ” 、 “ 道阻且跻 ” 看,此诗当指在岸边逆流而上。洄:曲折的水道。从:跟踪追寻。道阻:道路上有障碍又要绕很远的路。
[6] 游:流。指直流的水道(参用俞樾、闻一多说)
余冠英说:“从以上四句见出彼人(伊人)所在的地点是一条曲水和一条直流相交之处。诗人如沿直流上行,就看见彼人在曲水的彼方(一方),好像被水包围着(宛在水中央);如走向曲水的上游,虽然可绕到彼人所在的地方,但道路艰难而且遥远。”我以为伊人是在曲水一侧靠近直流的地方,而诗人则在两水交界之处。如欲溯洄,有水涯悬崖,此一阻也。古代交通不便,沿水则有路,其余或山或林,无路可寻。故不沿洄,则必溯流。
(二) [8] 凄凄:今本作萋萋,茂盛的样子。
[11] 湄( m é i ):水草相接之处(《王力古汉语字典》)。
[11] 道阻且跻:路途多障碍(如渡水等),而且要攀登山崖。
(三) [13] 采采:鲜明的样子。《曹风 ? 蜉蝣》: “ 采采衣服。 ” 《诗集传》: “ 采采,华锦也。 ” 《小雅 ? 大东》: “ 粲粲衣服 ” ,毛传: “ 粲粲,鲜盛貌 ” 。郭师以为 “ 采采衣服 ” 就是 “ 粲粲衣服 ” 。《周南 ? 卷耳》: “ 采采卷耳 ” ,《芣苢》 “ 采采芣苢 ” ,其 “ 采采 ” 亦皆 “ 粲粲 ” 之义(《风诗蠡测》)。 二、分析:
1 、前两句点出了时令与具体时间是在深秋的一个早晨(由第一句知为深秋,第二句知为秋晨)。诗人通过老青色的狄、芦、霜露描绘出一个给人以寂静、清冷的感觉的图画,表现了 “ 我 ” 的孤独。
2 、诗人是希望走近他所想往的人(欲溯洄从之,亦欲溯流从之),但总是不能到伊人身边。在早上,则又见其急切的心情。究竟情景如何,说不清,总之是困难很多,障碍重重。此则增其怅惘。真是可望而不可即,更加突出地表现出了这个追求者的迫切的心情;而那个伊人呢,则给人以缥缈不定的感觉。诗人无论怎样追求,总不得如愿。这种心情是失望,急切掺杂交互着的。 3 、诗不正面刻划或赞美 “ 伊人 ” ,而只从诗人对她追求的强烈愿望来表现出他(她)是一个很值得追求的人。伊人究竟是何人,看不出,因而更具象征意义。
4 、诗人主要表现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因而抒情意味很浓。诗不是写一事件,而是写一种急切追求而总不能达到目的时的痛苦、怅惘的情绪。又因为开头用既写景又点明时令的办法,在表现诗人心情时又写到洄、流、道、水之湄、水中坻等,情景交融,给读者造成一个深远的意境。 《豳风?七月》 ( P21-25 )
一、讲解:
(一) [1] 火:大火(星宿),每年夏历六月的黄昏出现于正南方,方向最正而位置最高,即《月令》所云:“季夏之月„„昏,火中。”到了七月,就偏西而下行。 [2] 九月授衣:九月间剪裁制衣服的工作交给妇女们去做(马瑞辰、闻一多说。马据《周官?典妇功》之例云:“凡言授者,皆授使为之也。此诗授衣,亦授冬衣使为之”)。此应是上古流传的时令谚语,故用以开头。周人以农业起家,对时令十分注意。联系当时的社会看(西周时为奴隶社会,而周代社会从公刘之时即进入奴隶社会。见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 p25 ),此当是指将衣服交给农夫或奴隶去做。
[3] 觱发( b ō ):古无轻唇音,故此词本双声联绵词,以状风寒。一之日:周历一月的日子。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同样类推。夏历三月则不叫五之日,只称为“春”。从四月到十月依照夏历(即今之农历)。周正建子,殷正建丑,夏正建寅。此诗言月者皆夏正,言一、二、三、四之日者,皆周正,改其名不改其实。一、二、三、四之下皆承上后省“月”字。下文亦有探下后省“月”字者。《逸周书?周月》:“亦越我周,致伐于周,改正异械,以垂三统。致于敬授民时,巡狩祭享。犹自夏也。”
夏 历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周 历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本诗用历 三之日 四之日 蚕月、春日 四月 五月 六月 夏 历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周 历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正月 二月 本诗用历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一之日 二之日
何楷、马瑞辰据《博物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