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八章 压强 第二节 科学探究 液体的压强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doc

上传人:孤独久矣 文档编号:1233739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八章 压强 第二节 科学探究 液体的压强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八章 压强 第二节 科学探究 液体的压强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八章 压强 第二节 科学探究 液体的压强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八章 压强 第二节 科学探究 液体的压强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八章 压强 第二节 科学探究 液体的压强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文本预览
第二节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液体对器壁以及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知道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3)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学会使用微小压强计. (4)了解连通器的构造特点. (5)了解连通器的原理. (6)了解一些连通器的应用实例,了解船闸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自主设计实验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通过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过程,让学生在体验探究过程,感悟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享受学习的愉悦。 【教学重点】 (1)液体对容器底及容器壁有压强; (2)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3)液体内部压强公式; (4)连通器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演示实验和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U形管压强计、水、盐水、烧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由前面的内容可知,当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互相作用发生形变时,就会产生压力,也就会存在压强。那么对于液体呢? 想一想 为什么站在齐胸深的水中时,你会感到呼吸有些困难?为什么水坝要建造成上窄下宽? 为什么潜水员在不同深度的水中作业时,需要穿抗压能力不同的潜水服. 这些事例都说明液体是有压强的。那么,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二、讲授新课 (一)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1、做一做 有一玻璃器皿,在其侧面的高、中、低部,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孔,用三张相同的橡皮膜以同样的方法分别将三个孔封住. (1) 观察不同水深的水压 然后往器皿中加入水,使水面高过最上面的孔,请观察三张橡皮膜的变化。 (2) 结论 封住三个孔的橡皮膜都凸出来了,不同孔处的橡皮膜凸出程度也不一样,水的深度越深橡皮膜突出的程度越大。 这表明水在这几个孔处的压强不一样。那么,液体的压强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2、实验探究 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物体对另一物体表面有压力,就存在压强;而装有水的容器底面,同样受到水的压力作用,因此水对容器底面也存在压强,那么,水的压强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1)猜想:①、可能与水的密度有关? ②、可能与水的深度有关? (2)实验器材:U形管压强计、水、盐水、烧杯 (3)实验原理:U形管压强计,是专门用来研究液体压强的仪器。 将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液体中一定深度,根据U形管两管水面的高度差,可知液体压强的大小。 (4)液体压强视频 (5)结论:(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的各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随液体深度的增加,压强随之变大; (2) 不同的液体,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3、计算液体内部的压强 设想在液面下有一深度为h、截面积为s的液柱。 计算这段液柱产生的压强,就能得到液体内部深度为h处的压强公式。 (1) 方法:理想模型法 公式推导 ① 这个液柱的体积: v=sh ② 这个液柱的质量: m=ρv=ρsh ② 水柱对其底面积的压力: F=G=mg=ρgsh ③ 平面受到的压强:p=F/S=ρgh (2)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液g h ①密度ρ的单位为kg/m3,深度h的单位为m,压强p的单位为Pa。 ②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液体的重力和容器的形状无关。 ③特别注意:深度h是指液面到某点的垂直距离,而不是高度。 现在你们可以解释引入课题的三个问题 问题一:由p=ρ液g h可知水的压强是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的所以,站在齐胸深的水中压强较大,我们觉得呼吸略微有些困难。 问题二:水坝做成上窄下宽修建水坝时,水坝的下部总要比上部宽些,以便承受更大的水压。 问题三:水中不同深度的地方,水的压强不一样,所以潜水员穿的抗压服不同。以保护潜水员的安全; 1648年,帕斯卡曾经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的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并从楼房的阳台上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用了几杯水,竟把木桶压裂了;桶里的水从裂缝中流了出来。 (二)、与液体压强相关的应用实例 1.连通器 连通器 U 形管连通器 (1)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2)连通器的特点:静止在连通器内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这是为什么呢? 当液体不流动时,设想在U形管下部正中有一液片A,由于液片静止不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液片两面的受力是相等的,受到的压强也相等。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在左右两管中液体的深度应该相同。 (3)连通器的应用 连通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1)水壶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常用的茶壶利用了连通器原理,使我们能倒水饮茶。 (2)水塔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水塔的供水系统利用连通器原理向各家供水。 信息窗 船闸 人们就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在大坝的旁边修建了船闸。我国的三峡工程世界瞩目,无论是规模还是建造难度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长江三峡船闸几乎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通器,共有五个闸室. 下图是船闸的工作原理图。图中A、B表示阀门,C、D表示闸门。 1.如图(a),阀门A打开时,水从上游流进闸室。 2.如图(b),闸室中水面与上游相平时,闸门C打开。船驶入闸室。 图(a) 图(b) 3.图(c)关闭阀门A和闸门C.打开阀门B.水从闸室流向下游。 4.图(d)闸室中水面与下游相平时,闸门D打开,船驶入下游。 图(c) 图(d) 2、液压机 在工厂广泛他用的液压机是液体压强特性的另一个重要应用。 (1)帕斯卡原理 密闭的液体,其传递压强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这个规律被称为帕斯卡原理。 (2)、液压机的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两个活塞,与同一容器的液体相接触。施加于小活塞的压强被液体大小不变地传递给大活塞,大活塞便可以产生一一个与其表面积成正比的力即由P1=P2得:F1/S1=F2/S2,F1/F2=S1/S2。 液压千斤顶的小活塞与杠杆相连,因此,只要对杠杆施加较小的作用力,就可以顶起一辆小汽车。为什么能这样? 解:(1)液压机是根据加在小活塞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由密闭液体传递到大活塞上而工作的,即根据帕斯卡原理工作的; (2) 因密闭液体能够大小不变的向各个方向传递压强,所以,p大=p小,由p=F/S可得:p=F大/S大=F小/S小,在大活塞上可以产生的力: 因此,只要对杠杆施加较小的作用力,就可以顶起一辆小汽车。 三、课堂练习 1、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同种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如右图所示,设液体对两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p甲________ p乙(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等于 2、一个形状如图甲所示的密封容器,其中盛有一些水,现将容器倒置过来(如图乙所示),这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将(  ) A. 压力增大,压强减小 B. 压力减小,压强增大 C. 压力不变,压强增大 D. 无法确定 答案:B 3. 下列日常用品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茶壶 B . 自来水笔 C. 锅炉水位计 D. 液体压强计 答案:B 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若在三个容器中装入质量相等的水,三个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答案:A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连通器中液体静止时,各液面一定相平 B. 连通器中盛水时,各水面一定相平 C. 连通器中的水静止时,各水面一定相平 D. 只要在连通器中装有同种液体,各液面就一定相平 答案:C 四、课堂小结 (一)、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的各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随液体深度的增加,压强随之变大; 2、不同的液体,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液g h (二)、与液体压强相关的应用实例 1、连通器 (1)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2)连通器的特点:静止在连通器内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2、液压机 (1)帕斯卡原理 (2)、液压机的工作原理 【板书设计】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一、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一深度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随液体深度的增加,压强随之变大;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p=ρ液g h 二、与液体压强相关的应用实例 1、连通器 2、液压机 【教学反思】 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得相对轻松,能从兴趣出发,敢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组内积极讨论,做到在交流中学习,在实验操作中认真谨慎,分析论证结论比较准确。让学生从平时的经验中做到猜想,然后实际操作,从简单的实验现象得出流速和压强的关系,使学生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在反思中要回想教师、学生是否达到教学设计的情感状态,有没有更有效地途径发展新课标提倡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本节课的教学总体是成功的,但仍有不足之处: 1、在理论推导过程中应给学生再多一点时间,充分让学生进行展示。 2、在知识的应用,特别是拓展应用-----液体压强的传递这个环节,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多举例,或老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素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源 > 高中备课教案

copyright@ 2016-2022 搜文库网站版权所有   网站客服QQ:425721614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17391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

搜文库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搜文库平台,我们立即给予删除!